“互联网+”带来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

发布者:胡晓发布时间:2018-12-27浏览次数:695

“互联网+”带来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换大字体切换小字体默认字体大小

近日,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《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明确提出,到2020年,实现地市级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“一卡通”,患者使用居民身份证、医保卡、电子健康卡(虚拟卡)就可在任何一个医疗机构挂号就诊、检查检验、信息查询等,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与湖北省健康信息平台预约诊疗入口对接,普遍提供就诊全流程线上服务。

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在线服务渠道,《方案》要求,各地要整合资源做到三个“统一”:统一健康服务平台、统一就医身份认证、统一预约诊疗服务。建立全省医疗卫生服务居民身份认证体系和服务网络,为群众提供一体化电子健康管理服务。在湖北省健康信息平台上设立全省统一预约服务入口,提供就诊全流程线上服务。

《方案》提出,要优化流程,改善群众就医体验。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,除直管市、林区外,各市州至少有1家三级医院能开展互联网医疗活动。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,全省所有医疗联合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自助服务终端、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,优化医疗结算支付流程。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物流,提供中药配送服务。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移动护理、院内导航、远程健康监护等,加快新技术应用。

《方案》强调,各地要深入推进分级诊疗,扩展居家医疗服务。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,医疗联合体要充分整合优势医疗资源,搭建远程医疗中心,逐步构建覆盖省、市、县三级的远程服务网络。线上处方经药师审核后,医疗机构、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,方便患者就近购药。加快建设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,推进网上便捷有效签约服务。支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,实行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的结算服务模式。开展在线继续教育、健康科普,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。

《方案》进一步提出,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,简化政务服务程序。实施妇幼健康全程服务电子化,建立并推广使用全省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APP,提供免疫接种服务网上预约、慢性病在线管理、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等服务。完善急救医疗网络,提高突发应急救治效能。将出生医学证明信息、死亡医学证明信息、全员人口统筹信息等系统接入全省政务共享交换平台,简化各类办事手续。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,全面推行生育服务网上登记以及医疗机构、医师、护士电子化注册审批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
省卫生健康委将适时遴选推广一批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便民惠民示范典型,每年将对各地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开展考核,考核情况与目标责任制考核、医院评审等工作挂钩。(孙苗)